共生与秩序——常州市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

Symbiosis and Order—The Protection and Renewal of Historic and Cultural Blocks in Qingguo Alley of Changzhou

摘 要:历史街区是城市文脉的灵魂,是城市历史文化传统的延续和发展,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它不仅包含大量的历史遗存、集中记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还担当着一定的城市功能,它仿佛是一部活着的史书,需要我们细心呵护。然而悠久的历史街区蒙上发展缓慢、逐步衰败的阴影。现代建筑发展,古建消逝,两者又互相边缘化,俨然已成为一个复杂的历史现状。新的审美与生活需求,功能置换与未来可持续发展等问题都一并摆在我们面前,为此在本项目规划设计中,提出了“共生与秩序”的思想理念。

关 键 词:风景园林;共生与秩序;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

 

一、历史文化街区沿革 ——青果飘香、深宅名园

        入千果之巷,桃梅杏李色色俱陈……

        明朝万历年的青果巷自西向东穿过常州老城的水路,成为当时南北果品的集散地,明万历九年(1581年),知府穆炜开新河,运河改道,从西水关外折而向南绕城而过,千果盛景退散,但由于青果巷环境幽雅,因此又成为名宦巨绅的聚居地。数百年来,名人辈出、长盛不衰,明清两代走出进士近百名,素有“常州进士甲天下,青果进士甲常州”之称。

        常州是一座拥有2500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文化底蕴深厚。青果巷见证常州城市发展的变迁,是常州历史文化遗存的精华所在。

        常州青果巷记载着常州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位于城市中心地区,临近红梅公园、城墙遗址公园,从古代以来就是城市的商业贸易中心,近代商业更加繁荣。其多元的传统文化包括运河文化、进士文化、名园文化等。青果巷有较多名人故居,其中以八桂堂天香楼、唐荆川宅、赵元任故居、刘国钧故居比较有名。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内有许多被称为“备弄”的小巷,宽仅可过人,长的200多m,短的也有三四十米,这种带有备弄的民居在常州已所存无几,成为青果巷保护区别独具特色的一道“风景”。

        岁月蚕食,文化资源深厚的青果巷,多数印象只存在老年人记忆和史料记载中,传统的民俗文化和地域特有的场地精神正在逝去……

二、现状分析

        底蕴深厚的青果巷拥有比较完整的明清传统居住区的建筑空间格局。相当一部分街巷的界面还保存有传统风貌,这些传统建筑的形式、空间、立面和细部装饰也都是今天的新城区所缺乏的,具有很高的景观价值,但文化资源渐消导致街区历史符号不够凸显,较急迫的是对文化资源的整体保护与挖掘。

        青果巷保护区域内的建筑以低层和多层为主,除了部分高度和体量较大的建筑外,整体上仍保持着传统江南水乡的风貌,与周边的城市新建筑形成较强烈的对比。街区内的明清建筑布局灵活、自由,道路迂回曲折,表现了其优雅的生活氛围;坡屋顶高低错落、相互穿插,形成了丰富的群体轮廓;多进式院落民居内部空间或明或暗、或大或小,增加了空间层次,烘托了宁静的环境氛围。但是,由于欠缺维护、功能变更等原因,许多有价值的历史建筑的保存现状不佳,其他传统民居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或改动,区域内还混杂着许多非传统风格的近现代建筑,它们在形式、材料、细部等方面都与历史建筑有着较大的区别,整个区域呈现相对凌乱和破落的感觉。

        时光并不会因为迟凝而暂停,更不会因为怀念而折返。每一代人都用行动书写属于自己的独特历史,这些片段构筑在一起,成就了无数动人的故事。昨日的珍贵历史让青果巷无可取代,值得珍视和铭记,时光飞逝、物转星移、无可逆转,若要构建其精彩未来,全依赖今日正确抉择。该如何续写属于常州青果巷的动人故事呢?

三、设计理念策略与思想理念——保护与继承、演绎与发展并存

        在思考青果巷的保护与改造策略时,必须正视一系列复杂的客观事实。首先,用地内现存大量珍贵的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但其中大部分建筑不够精美,保存现状不佳;其次,在这些有重要保护价值的历史建筑周边,混杂着许多体量与风格都不甚协调的“现代”建筑;再次,街区现有功能以居住为主,许多历史建筑仍作为民居使用,主要街道中散布着少数附属的社区服务性商业店铺,另外区内还包括学校、幼儿园等其他性质用地。面对复杂的历史与现状,新的审美与生活需求,功能的置换与未来可持续发展等问题,青果巷的保护和改造我们选择“保护与继承”“演绎与发展”相结合的新策略,秉承“共生与秩序”的思想理念 。


青果巷平面图


        所谓“共生”是作为一种现代的新的城市文化,在外部环境空间这个领域中,诸多物化和文化因素表现为一种客观存在,其最终关注的是特定的场所精神和可持续意义。所谓“秩序”,表现为特定的方法和技术,实现包括使用功能在内的改造目的,其关注的是对诸多复杂因素的争论、评价和取舍,并最终获得一种协调。对于前者,探究其内在精神和一切可控制性元素。对于后者,寻求其最佳的解决途径。

3.1 保护与继承

        综合考虑,本设计提出对重要历史建筑相对集中的区域实施“保护与传承”的策略,强调对其中的历史建筑和文物保护单位进行慎重的保护性修复以及修缮,并对已遭到破坏的场地环境予以生态修复,保护其原真性,延续地域特色文脉。通过对屋顶、墙体、构架和门扇等主要建筑部位进行保护性修复和修缮,再现往日风情。


保护与更新分区图


青果巷更新后效果图

        利用拆除加建、空间还原、空间置换、协调风格的方式对违建搭建进行治理,保护和保留现有特色植物,补栽乡土树种,缝合破碎的景观和生态。

景观减法——梳理肌理:通过抽疏补绿和置入骑楼2种方式对沿河建筑进行处理,改善空间,恢复生机。

景观加法——整合空间:通过木栈道和架桥连接对沿河景观进行丰富和优化,增加景观层次的同时展现原汁原味的水乡风情。


历史建筑保护性修缮分析图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以水为题,通过改变下垫面材料和使用透水砖等雨水回收措施,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层层的跌水和雨水花园对整个水系起到了净化沉降作用,结合传统的置石理水手法,复原江南水乡之景。

3.2 演绎与发展

        青果巷保护区域内靠晋陵中路一侧、古村巷与正素巷交汇处以及青果巷中部3处地块都现存规模较大的“现代”建筑,其形式和体量与青果巷历史建筑的整体风格并不协调,因此有必要进行整体拆除重建。考虑到功能的变更、未来的发展以及它们与周边区域的关系,本设计提出对这些区域采用“演绎与发展”的策略,对历史传统进行演绎和发展,注入新的元素使其具有新时代气息,重新焕发活力,解决好历史文化建筑和现代建筑的过渡关系。

1)生态与低碳

        设计对街区整体已遭到破坏的斑块运用现代设计手法,以全新的方式演绎历史和传统,在实现与区域整体风貌相协调的同时,结合新的材料与科技,适应绿色与低碳的未来发展需求。

        现代雨水回收存储系统、太阳能发电技术、墙身系统和地热系统的融入,不但与原有古建风格统一,与未来建筑发展趋势契合,同时对有限的资源实现循环和高效利用,是一种低碳环保的建筑新模式。


生态低碳的运用

2)屋顶肌理

        通过对古典元素进一步挖掘和提炼,结合太阳能电池板及雨水中水回收系统等新技术,创造性地演绎出与古建和现代建筑良性过渡的坡屋顶,使传统民居焕发新的生机。

        坡顶层叠错落是传统江南民居聚落的建筑特色,也是青果巷让人回味的景致。设计用符号化的手法将这种美妙且极富动感的天际线重现于新建筑之上,使其与周边传统建筑取得和谐统一之余,又不乏现代之美。


坡屋顶建筑示意图

3)备弄
        对原有备弄进行修复,保留原有的斑驳老墙,修缮破旧的窗花、青石地板,在墙壁上再现原有景象,使进士文化、近代名士和名人文化融入其中,同时加入现代照明技术,犹如置身于青果巷原初的繁华,对其特有文化进行全新的阐释。


备弄

4)景观的生态修复

        通过保留原有树种和补植乡土果树,恢复原有生态。加入现代景观元素并融入古建筑群,使原有景观展现新的活力。


青果巷的历史演绎


青果巷丝园效果图

四、结语

        由于历史街区的重要地位、作用和特殊价值,决定了它在城市环境中不可替代的位置,因此必须对其进行保护,当然我们的保护并不是仅为保护而保护,而是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必要的发展,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恢复街区的活力,最大化地保护居民的利益和城市文化。

        以可持续性发展的观念,更自由、更有创造性的眼光看待旧建筑。不仅要看重旧建筑的历史艺术价值,而且要将其看成整个社会经济体系中的一种产品,看到其在经济、社会、生态方面的潜在价值,视其为城市发展的一个契机。将保护方式从静态、僵硬、单一的模式转变为整体综合、柔软保护、利用和更新的模式。实现历史与现代、社会与自然的“共生秩序”。

        城市的发展、变化是永恒的,但是保护是必需的。就像《TheArchitectural Review》中一篇社论所说的:“变化是文化和社会的驱动力——所有的东西都会过时——然而它并不是需要总是剧变的或者破坏性的。”


注:本项目荣获2014年第十一届IFLA APR风景园林奖规划类杰出奖。文中图片均由筑原设计机构提供。

项目成员:陈圣泓、汤朝辉、徐可颖、张宇、安陆禄、陈嘉、肖铁刚

参考文献:

[1] 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东南大学城市空间设计研究所,常州市规划局&常州市规划设计院.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R].2010.

[2] Connent. Changing Places[J]. The ArchitecturalReview , 1993(10).

作者简介:
陈圣泓/1962年生/男/江苏宜兴人/筑原设计机构(ARTMAN GROUP)创始人、首席设计师/曾任职伯克莱加州大学、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原广州南方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兼建筑所所长、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校外特聘导师/浙江农林大学园林学院兼职教授/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客座教授(广州510623)

汤朝晖/1967年生/男/广东广州人/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生导师(广州 510641)

徐可颖/1976年生/女/广东广州人/筑原设计机构(ARTMAN GROUP)设计总监(广州 510623)

撰文:陈圣泓、汤朝晖、徐可颖 ——发表于《中国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