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梅阁的再生

The Renewal of Hongmei Pavilion

摘 要:在中国传统造园的思想中,反映了一种宇宙观,即建筑是永恒的点,而外部的园林是变化无常的宇宙。红梅阁的改造与再生,在尊重场所原本精神的基础上,利用当下景观语汇对外围景观环境进行改造。这种“古意新诗”的方式,既保护建筑的原真性,又为这个场所带来新的活力和复兴。

关 键 词:风景园林;红梅阁;再生;共生


        在中国传统造园的思想中,反映出一种宇宙观,即建筑是永恒的点,而外部的园林是变化的宇宙。这就意味着,在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中,建筑以原生态的保护,让世人深入地触摸历史,而历史建筑外的空间,不受过去时空所拘束,可以通过符合当下的景观语汇去诠释,建筑与园林形成永恒与变化的时空交融。

        自2005年筑原设计机构承接江苏省常州市红梅公园改造再生至今,已过十载,漫步在公园之中,细细品味,古今交替,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和谐。

        追溯红梅之名,最早源于元代龚子彬将云南红梅移植于此,并遇仙得道。其后将唐代建造的飞霞阁更名为“红梅阁”,自此红梅与红梅阁成为后来红梅公园的代表。红梅阁在宋代曾作为贡士试院,后改为道观,现存的红梅阁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重建,总共2层,高17m,是为砖木结构。红梅阁古朴厚重,气势宏伟,建筑下层为祀师堂,供奉道教祖师爷张天师,上层为祀玉室,供奉斗老和文昌。红梅阁楼上还辟有“常州历史名人陈列馆”,陈列着常州三杰——瞿秋白、张太雷和恽代英。


红梅阁

        “似仙都之仿佛”,与其说是红梅阁的写照,不如说是红梅阁与其周边的环境所营造出来的意境。红梅阁地处公园南端,被红梅所包围,不如文笔塔那样高耸亮眼,其隐秘的姿态和身为贡院、道教祀堂的特殊背景,让它有种“恍若有望而不来,忽若有来而不见”的意味。

        2005年,时值筑原设计团队接手红梅公园改造之际,红梅阁已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成为一处不知名之地。究其原因,在于历经半个世纪的多次改造,昔日景点与其环境相脱离,混乱的功能分区,松散的景观结构……,无意义的改造让因红梅阁而闻名的公园变得只见公园不见阁,红梅公园名不符实。

红梅公园改造前平面图(红梅阁改造前处于一种无序而失衡的状态)

        《园冶》中精辟论述“旧园妙于翻造”,如何对红梅阁进行巧妙的翻新改造,在于重拾红梅阁的整体印象。清代常州著名诗人赵翼曾这样赞红梅阁:“出郭寻春羽客家,红梅一树灿如霞,樵阳未即游仙去,先向瑶台扫落花”,其中“瑶台”即称“红梅阁”。为了强调“红梅”这一主题,“将赏梅区进行了强化和凸显,不仅增加了梅花种类和数量,并且围绕红梅阁和冰梅石形成了近似圆形的赏梅片区,将红梅所赋予的文化内涵与景观空间营造相结合”。在广场的铺装处理上,取冰裂纹结合梅花为意向,增强了红梅阁的主题。这样的处理使得红梅阁的前后空间具有历史感又不乏时尚的氛围。


改造后的红梅公园平面图


红梅公园前广场夜景

        “瑶台”是汉族神话传说中神仙所居之地,红梅阁被称为“仙都之仿佛”,“仿佛”两字道出了红梅阁塑造的整体印象,若有若无,看是近,实为远。距离和路线成为这种“仿佛”意境的关键。将红梅阁所处的环境改造为被水环绕的岛屿,园路沿水设置为椭圆形,这种隔水相望的观赏方式,让红梅阁产生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距离感,而椭圆形的环路为人们提供全方位的观赏,同时也在游览过程中产生一种无边界的错觉。并且,登临红梅阁的过程除了正门南广场外,其他出入口皆为曲折小径,颇有红梅三探的意味。圆形的景观结构、放射式道路,让红梅阁有意或无意中成为公园的视线通廊的聚焦点,让身处公园其他角落的游人能够最便捷地到达,红梅阁的可识别性较以往大大提高。

 
红梅阁南广场   进入红梅阁的其他入口

        红梅阁的改造与再生,并非对于建筑本体的改造,而是重新梳理其周边的景观环境,让建筑与其所处的时空相协调,这样的景观历史才会延续。当“新”与“旧”在碰撞中迸发出能量,就会传达出一种形式的美丽和思想的深邃,这种美建立在历史的根基之上,而内涵扎根于文脉之中。


红梅阁鸟瞰

注:文中图片均由筑原设计机构提供。

参考文献:
[1] (明)计成.园冶注释[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2] 徐可颖.环境共生与有机秩序:城市公园改造设计理论与实践[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4.

作者简介:
陈圣泓/1962年生/男/江苏宜兴人/筑原设计机构(ARTMAN GROUP)创始人、首席设计师/曾任职伯克莱加州大学、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原广州南方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兼建筑所所长、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校外特聘导师/浙江农林大学园林学院兼职教授/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客座教授/本刊编委(广州 510623)

安陆禄/1984年生/女/湖南衡阳人/筑原设计机构(ARTMAN GROUP)总裁助理、主任设计师(广州510623)


撰文:陈圣泓、安陆禄 ——发表于《中国园林》